首页    前言  徐悲鸿作品  近现代书画家作品  后记 

您现在的位置: 序

 

廖静文

    在悲鸿先生诞辰110周年前夕,欣闻宜兴市政府要出版先生在家乡的纪念馆的藏画集,倍感欣慰。
    宜兴徐悲鸿纪念馆筹建于1985年,当时宜兴县政府专门派员赴济南(当时正值全国美协在济南开会)征求我和吴作人、艾中信、杨之光等悲鸿先生学生的意见,大家提出纪念馆要办出宜兴特色,要广泛征集悲鸿先生的原作和生平资料。大家积极表示要捐赠自己的书画作品来表达对悲鸿师的敬仰之情,同时丰富纪念馆的收藏。
    从纪念馆奠基至1988年10月开馆前,宜兴徐悲鸿纪念馆筹建办的同志在县政府、文化局的领导下,就藏品征集做了大量工作,收藏了一批悲鸿先生的书画原作、照片资料和当代书画家的作品。
    到目前为止,宜兴徐悲鸿纪念馆共收藏有悲鸿先生的书画原作17幅。其中有悲鸿先生早期的雄狮、双马、人物等水彩画6幅,这些作品均作于1914年前,是研究悲鸿早期艺术实践的极为难得的实物资料。
    《奔马图》是悲鸿先生独具创造力、寄托理想和追求的艺术杰作,宜兴纪念馆共藏有3幅。其中“横奔马”作于20世纪30年代初,是悲鸿先生为感谢当年曾给他帮助的船工工作的。1914年前后,悲鸿为生计所迫,同时在宜城和和桥两镇的3所学校担任美术教员,往往这里刚上完课,又要匆匆乘班船赶往另一地。期间一周姓船户经常给他帮助并不收他的船钱。悲鸿除了赠送《奔马图》外,还送给其一幅《雄鸡图》。另两幅奔马一幅作于1941年,是悲鸿送给诗人史公载的。此马铁骨铮铮,风尘仆仆,仿佛自远道而来,有很深的寄寓。另一幅奔马画于1953年7月,当时志愿军在朝鲜战争中取得重大胜利,悲鸿先生欲绘制一幅《八骏图》巨幅作品以祝贺,无奈因身体原因未能如愿,逐画了八幅单马分赠志愿军功臣,此幅即为其中之一,画面上题有13位志愿军功臣的名字。此画后为湖南李安平先生珍藏,期间历经战火与“文革”而保存至今,实属不易。1985年,李安平先生闻宜兴为悲鸿筹建纪念馆,多次主动与宜兴县政府联系,要求捐献此画,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这幅奔驰的骏马终于回到了故乡宜兴。
    藏品中有一幅《松鹤图》,是悲鸿送给家乡篆刻家潘稚亮先生的。此画作于1929年,是悲鸿欧游回来不久的作品,画作运用传统中国绘画的技法,表现一只仙鹤孤寂地立于苍松之上,笔法简练,意境高远,是悲鸿艺术走向成熟期的一幅国画佳作。
    藏品中还有刘汝醴捐赠的信札一通,虽寥寥数语,字里行间透出悲鸿师对学生的深切关怀,
    另外像《雄狮图》、书法四屏、对联、山水画折扇等珍贵作品,均为徐先生的学生和亲友无偿捐赠,精神可嘉。
    除悲鸿作品外,宜兴馆还藏有悲鸿亲友、学生以及当代书画家的国画、书法、油画、版画、水彩、乱针绣、刻纸等各类作品300余幅,均为无偿赠送。其中有悲鸿父亲作于清光绪年间(1908年)的《太狮少狮图》,有李可染的《牧牛图》、吴作人的《金鱼》、黄胄的《八驴图》、吴冠中的《家乡小景》,以及林散之、沙孟海、费新我、萧娴、关山月、赖少奇等的书画作品,还有冯法祀、莫朴、戴泽、俞云阶、朱怀新、哈琼文等的油画。这些作品不仅表达了大家对悲鸿的赞颂缅怀之情,同时也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这些作者中有许多人亦已作古,在此谨表示深切的怀念和感激之情。
    愿悲鸿先生倡导的艺术创作和美术教育思想不断发扬光大,愿家乡宜兴的经济、文化和美术事业不断发展,取得更多的成就。
    是以为序。

   廖静文
2005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