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书画 > 书画文苑

【 2008年8月29日 】  关闭本窗口


徐悲鸿与“执绋者”

成正平

  徐悲鸿有一幅著名的人物画《国殇中执绋者》,画中一位黑髯长者,身材魁梧,气宇轩昂,横握手杖,表情凝重。画上说明此长者叫李印泉,但他究竟是谁,有什么身份,此画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则鲜为人知,在有关的悲鸿传记及回忆录中也未提及此事。

  熟悉近现代史的人都知道李根源这个著名人物,印泉则是他的字。他是云南人,早年参加同盟会,与蔡锷发动过云南起义,后又参加孙中山领导的讨袁之役和护法斗争。1922年起曾历任北洋政府农商总长、代总理,1927年因反对曹锟贿选总统愤而辞职,退隐苏州。

  值得一提的是,他担任云南讲武堂总办时,朱德是他的学生。朱德一直非常爱戴这位恩师,解放后,李老被朱老总邀请到北京,共商国是。

  1932年12月8日,日军进攻上海,淞沪战争爆发。十九路军英勇奋战抗击日寇,但由于当时国民政府不积极支持,日军又绕道太仓,从浏河登陆,使十九路军腹背受敌,不得已而退守昆山。战争最后以签订《淞沪停战协定》而告结束。

  在此期间,李根源为淞沪抗日多方奔走,动员爱国人士捐款,将战斗中英勇负伤、来江苏抢救无效为国捐躯的七十八名将士安葬于苏州。在举行阵亡将士葬礼时,李根源神情肃穆地走在了送葬队伍的前列,这一幕深深地烙在了徐悲鸿大师的脑海中。

  1943年,中国抗战正处在决战胜负的关键时刻,徐悲鸿在重庆常常会想起李老当年送葬的一幕,并由此萌生了创作《国殇中执绋者》的想法。凭借深刻的记忆,他的画作逼真而充满了艺术的感染力,通过褒扬李老的爱国精神,来激励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心,表达出作者抗日爱国的赤子之心。

徐悲鸿《国殇中执绋者》

 

[ 来源:宜兴日报2008/8/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