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书画 > 书画文苑

【 2007年4月1日 】  关闭本窗口


梁文尧:紧握画笔一路走

杜坤强 

    今年72岁的画家梁文尧尽管命运坎坷,但他紧握心爱的画笔一路走下去,一直走到了今天。最近,他将近百幅大写意花鸟画作品装裱起来,将于3月31日在宜兴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向人们展示他一生追求绘画艺术的结晶。

    弹指一挥间,人生72年过去了。这位栖居在新建镇一个偏僻小村里默默地作画、简朴地生活的老人,回忆自己一生对绘画的追求,心里有酸楚,但更多的是自豪。

    梁文尧出生在浙江省温岭,父亲是当地一位较有名气的油漆匠。那个年代的油漆匠不仅要会刷漆,而且要会绘画,绘画是油漆匠的一个基本功。从小,梁文尧就站在父亲身旁,看父亲在家具上画花鸟鱼虫,看得多了,他对绘画也产生了兴趣,拿着一根树枝当笔,在地上画起花鸟鱼虫。有一次,父亲让他在家具上画一只鸟,他竟把这只鸟画得神气十足,振翅欲飞,父亲高兴地拍着他的小脑袋说:“好好学画,你将来会比老子有出息。”父亲特地给他找来了一套《芥子园画谱》,让他拜《芥子园画谱》为师,钻研绘画技艺。

    1958年,梁文尧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师范大学,研读中文专业。虽说他的专业不是美术,但他一直坚持绘画,并以自身愈来愈深的文学修养渗透到绘画中去,提高绘画艺术的层次。有道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行。在大学期间,梁文尧作为学生中的美术爱好者,参加了上海市组织的一次美术活动,他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绘画才华和天赋,竟让上海国画院的知名画家王个 看中,收他为徒。从此,梁文尧一有空就往王个 家里跑,专攻写意花鸟画。在王个 悉心指导下,他的大写意花鸟画踏上了一个又一个新的台阶。

    梁文尧大学毕业后,在上海一所中学担任教师。他一边教书,一边绘画,前程原本美好。可是,文化大革命的到来,不仅改变了他的生活轨迹,而且使他的命运坎坷起来。在这场“革命”中,他丢掉了教师这一职业,四处流浪,最终成了一名无业人员。他惟一感到欣慰的是,尽管丢了这丢了那,而手中的画笔始终没有丢弃。那支画笔,成了那个特殊年代里他的精神依托,也成了他最宝贵的财富。

    梁文尧的妻子韩效兰是宜兴新建人,宜兴这块人杰地灵的土地一直吸引着梁文尧。1989年的初春,韩效兰对他说,与其在外面漂泊,不如回到宜兴去安家落户,在乡间做一个逍遥自在的画家。他正有此意。于是,他带着妻子来到宜兴新建的竹舍西村,将根扎在了那两间被油菜花包围着的小屋里。

    在宜兴安居后,梁文尧那颗漂泊了多年的心也终于安静下来。他建起了20多平方米的画室,取名“听雨斋”。从此,他捧着宜兴的紫砂壶喝茶,看着田野的优美风光作画,他的心从来没有这么清澈。在他眼里,这里就像世外桃源,正是他修炼画艺的好地方。在他的画上,春天来了,一树的鸟儿“叽叽喳喳”地欢叫着;冬天来了,腊梅在寒风中怒放着……乡亲们经常造访他,看他作画,听他讲画,有时向他讨一幅画。他们没想到,这位与他们朝夕生活在一起的貌不惊人的小老头子,竟是一位作画高手。

    梁文尧不喜欢张扬自己,他只想在自己这个“听雨斋”里握着心爱的画笔,一直走到生命的尽头,可是,他的作品却在为他张扬着。2004年夏天,他为新建镇政府的会议室画了一幅梅花,整幅画长3.6米,高1.6米,让许多人看了惊叹不已。有的说:“没想到在新建乡下的角落里,竟有如此功力的画家。”有的说:“这么大的巨幅梅花,从整体到局部如此到位,在我们宜兴尚不多见。”宜兴是个“书画之乡”,为了融入宜兴的书画界,2004年底宜兴举办“迎春画展”时,梁文尧作为新建镇的代表,选送一幅梅花参展,又让一些评委感到疑惑:这幅梅花是不是从外地请来画家画的?

    梁文尧,这个不为宜兴人所熟的名字,终于让越来越多的宜兴人知道了。今年春节后,年已72岁的梁文尧在宜兴美术界一些朋友的鼓励、支持下,终于决定在宜兴市美术馆举办一次个人画展。自儿时学画以来,他还从没举办过个人画展,如今在宜兴这个“第二故乡”终于要实现了,他的心里说不出有多么激动。 

 

[ 来源:宜兴日报2007/3/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