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书画 > 书画文苑 

关闭本窗口


枕河而筑悲鸿家

何小兵

位于屺亭桥边的悲鸿故居旧貌
宜兴档案信息网供图

  再过两天,是艺术大师徐悲鸿逝世50周年纪念日。
  被称作徐悲鸿故居的地方,全国至少有五处。漓江之滨,金陵街衢,京华院落,山城石埠,都留下悲鸿先生的足迹。然而,要论最初的徐悲鸿故居,却只有位于悲鸿故里江苏省宜兴市屺亭桥头枕河而筑的悲鸿故居。悲鸿先生在这里出生、励志,从此走上辉煌艺术之路。因此,宜兴的悲鸿故居是他的“故乡之所,老家之家”。
  1994年,当时的宜兴市屺亭镇政府决定在徐家旧屋基础上按原貌修复悲鸿故居。翌年7月19日,值徐悲鸿诞辰100周年之际,悲鸿故居对外开放,悲鸿先生青少年时期简朴的生活环境得以重现。

  少小也曾锥刺股

  悲鸿故居位于屺亭镇塘河西侧,面东背西,为砖木结构三开间阁楼式房屋。故居包括徐悲鸿原生活起居间、弟妹生活间、徐父授课书房及一个天井。故居青砖砌墙,灰瓦盖顶,屋檐伸手可及。因为开门见河,屋前的场地不过两庹宽。后院的天井里,一派葱茏。枣、栀子、麦冬草,三五成簇,柴扉半掩,隐约可见少年悲鸿的影子。堂屋奉有铜铸悲鸿头像,上悬周恩来总理为北京悲鸿故居亲笔题词手迹。有关悲鸿生平艺术的书籍以及悲鸿使用过的旧藤椅等物品陈列其间,由廖静文女士题名镌刻的一件紫砂东坡提梁壶,也摆放在醒目位置。灶屋里,橱具炊具摆放有序,与江南民间普通灶屋毫无二致。徐悲鸿在1942年一幅作品上曾经题了一首诗,开头是“少小也曾锥刺股”,正是在这样的生活环境里发生的事。

  七岁开始学画虎

  宜兴市档案馆至今仍保存着徐悲鸿父亲徐章达描绘的《荆溪十景图》(宜兴古称荆溪)。据《宜兴文史资料》记载,徐章达是半耕半读的村塾老师,同时也是画师。悲鸿6岁开始跟父亲读书,7岁受父亲影响对画画发生了兴趣。但父亲认为孩子年纪太小,不肯教。悲鸿念书念到卞庄子刺虎的故事,就只好偷偷地求人画一只老虎,自己依样描绘。父亲知道儿子实在喜欢画,在悲鸿9岁时,就让他每天摹一幅当时流行的《吴友如画本》,这就是徐悲鸿学画的开始。徐悲鸿10岁,已能帮父亲在画上不重要的部分染色;17岁,便在离家几里外的鹅洲书院教图画,薪酬贴补家用。
  宜兴民俗研究者徐建亚在收集悲鸿先生青少年故事时了解到:有一年夏秋之交,悲鸿先生携结发妻蒋碧薇从沪上返回屺亭桥老家,夜间适逢河对岸人家遭劫。因为喧闹得很,他们两人在柴房里躲藏起来,战战兢兢地盼到天明,才知道自己家中未遭歹人侵扰。

  故里满街骏马图

  在悲鸿故居,人们很容易对照一些家用什物揣摩少年悲鸿的生活境况。由于他有过艰苦的遭际,所以在他后来的一生中,凡是遇到年轻有为、肯用功吃苦的人,或穷苦无告的人,他总是给予莫大的同情,并且尽一切能力去帮助和鼓励他。上世纪30年代初,徐悲鸿游江西南昌,发现一个默默无闻的年轻人很有见解,就约见了他,并写信向那时的江西省长熊式晖推荐。这个年轻人就是后来名满天下的画家傅抱石。
  悲鸿先生画马最为著名。故乡人对这位逝去的艺术大师倾注了深刻的感情,屺亭镇的城标就是一匹奔马,镇里干部的名片上也印有奔马标志。屺亭不大,但以“骏马”、“飞马”命名的商店名称随处可见。镇区惟一有路牌标示的街道叫作故居路,顺着这条街径直走,滨河而筑的悲鸿故居就在眼前了。曾经担任屺亭镇党委书记的程同德介绍说,悲鸿故居的存在,对悲鸿家乡人来说,是一种力量,是一种精神。当地人在接待远方客人时,总是自豪地要求对方:“走,我带你到徐悲鸿故居去看看!”

  屋主介绍

  徐悲鸿,1895—1953年,江苏宜兴屺亭桥人,中国现代美术的奠基者,第一任中央美院院长。他继承了中国民族绘画的现实主义传统,并吸取了西方古典画中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和技巧。他的作品表现了热爱祖国、同情人民的精神和高度的技巧,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徐悲鸿被誉为中国现实主义美术教育的奠基人。
  徐悲鸿的创作题材广泛,山水、花鸟、走兽、人物、历史、神话,无不落笔有神,栩栩如生。他的油画《田横五百士》,中国画《九方皋》、《愚公移山》等巨幅作品,充满了爱国主义情怀和对劳动人民的感情,表现了人民群众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威武不屈的精神。尤其是他画的奔马,更是驰誉世界,成了现代中国画的象征和标志。
  1953年9月26日,徐悲鸿因脑溢血病逝,享年58岁。按照徐悲鸿的愿望,夫人廖静文女士将他的作品1200余件,他一生节衣缩食收藏的唐、宋、元、明、清及近代著名书画家的作品1200余件,图书、画册、碑帖等1万余件,全部捐献给国家。

(原载《人民日报》华东新闻2003年09月24日第十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