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书画 > 书画快讯

【 2017年4月17日 】  关闭本窗口


展  讯

物 象 我 裁
濮存周油画写生作品展

主办单位:江苏省美术家协会 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南京市美术家协会 宜兴日报社
承办单位: 南京美术馆 宜兴日报书画院

开幕时间:2017年4月16日下午3:58
展览时间:2017年4月16日—25日  展览地点:宜兴日报书画院

————————————————————

 

濮存周

  1962年生于江苏溧水,1991年、1998年分别进修于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南京市美术家协会执行主席。作品先后参加建军65周年美展,全国第十一、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届版画展、全国第八、九、十一、十二届美展,全国首届写生画展,中国美协第十三次新人展,中国第二届金彩奖画展,2007年全国现代水印版画邀请展,2015“继往开来 全国版画精品展”,首届中国美协会员油画版画精品展,第九、第十、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中国风格——时代丹青”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

————————————————————

  4月16日下午,“物象我裁——濮存周油画写生作品展”在宜兴日报书画院开展。展览由江苏省美协、南京市文联、南京市美协、宜兴日报社联合主办。
  濮存周现为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南京市美术家协会执行主席。他的版画、国画和油画都有很高造诣,曾二十余次连续多届入选全国版画展和全国美展,以及其他全国大展,更在中国艺术节上豪取“三连冠”,在美术界享有盛誉。年届56岁的濮存周此次在宜兴展出56件油画作品,多为近年来在其家乡南京溧水及周边地区的乡村风景写生。低山缓岗、平原洼地、河流湖泊交错的特有地域景致,使他的作品充满了锦绣江南的诗情画意。比邻溧水的高淳油菜花节,也是他着力表现的题材。展览中还有一批他远赴黄土高原的写生作品,呈现了另一种画风。
  濮存周在南京、溧水的众多同道好友专程来宜兴,与宜兴油画界和油画爱好者共同参加了展览的开展活动。

  濮存周与江苏省美协副主席陈新建,江苏省书协常务理事、南京市书协执行主席兼秘书长王刚,江苏省书协理事、宜兴日报社社长程伟,宜兴日报文化培训中心主任兼宜兴日报书画院执行院长葛明宏,中国山水画大师钱松嵒的外孙女钱春涛,以及好友华森林、卢霞、夏俊等合影。

  濮存周与南京溧水区美协主席郑毓宁,美协副主席兼秘书长陈培盛,美协副主席周凤,美协理事赵孝华、李美慧,美协会员周承胜、李红燕,以及溧水区收藏家协会主席孙照唤等合影。

濮存周与南京好友合影

濮存周与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合影

濮存周向大家介绍他的作品

展览现场

————————————————————

部 分 作 品 欣 赏

富有地域特色的家乡风景

油菜花田是作者喜爱描绘的对象

黄土高原的写生作品呈现着另一种画风

————————————————————

三个关键词
——读濮存周画作有感

鲁敏

  最近读了画家濮存周的一批作品。我打算以三个关键词来概括我作为阅画者的某些直觉与感触。
  词语一:邮票。美国作家福克纳一生中有15部长篇、近百部短篇的故事都发生在一个名叫约克纳帕塔法县的小地方,他自称此地为“邮票大小的故土”。从这个角度而言,画家濮存周显然也有他自己的专用邮票。相貌上看,濮存周是北方长相,行事率性豪放,性喜雄山浑水,实则他乃地道江南人氏,内心有秀,其画作中也有一种杂糅的场域风格,既与江南有关,可又远远大于江南,并以变化之不变而呈现出高识别度的审美意趣。
  他的家乡在南京溧水,家乡有一面石臼湖,长期的写生、练笔,与灵感日夜相伴,这面湖成为他使用得最多的一枚邮票。同一片小小的水域,其四周的植物、庄稼、小山包、云层,就像是一个天然的取景器,稳定而富有变化,蕴含着大自然的全部心思:雾气浓了,水气足了,野花艳了,秋色浓了,冬雪落了……他以石臼湖为“邮票”的这一批油画作品,装饰性极强,色泽鲜丽,似乎天真烂漫,可又有种淡淡的属于时光和乡野的哀愁。
  他对宁甘陕一带的黄天厚土有一种迷恋与执着,每隔一阵便与三五好友前去亲近一回,顶着狂风,长途步行,以干粮为生,在荒野腹地长时间作战,放肆地、拚命地猛画一气,灌得满头满脸灰沙,终使得这一方水土也成为了他的特色邮票。这枚邮票与故乡的石臼湖,在气质上差异很大。地域、风物、气候、环境的陌生化刺激和诱发了濮存周的另一个方向,更粗犷、更深沉、更苦涩的东西在这一批作品有了特别的显现。他用异乡人的眼光,珍惜、爱恋地抚摸这片土地,同时又巧妙结合着他深入骨髓如影随形的江南审美。他画的是土窑,是山道,是收割完毕的枯索大地,可在景致最深处,却又暗藏了一种溢出了这片黄土的希翼与暗示,带着水气,带着萌芽,带着摇动的春风。
  词语二:树。就像厨师总会有其偏爱、也最为擅长的调味一样,画家一定也有着类似这样的秘密元素长期参与着他的美学塑造。从我读画的直观上,“树”这个意象在濮存周的画作中,就有着特别的地位,出现在他的一大批油画作品中。比如油画《独户人家》、《右玉城边》、《山路》、《屏山秋雾》、《东庐山初雪》、《小院暖秋》等,这些画作的首要服务核心可能是冬雪、土墙头、春天的色泽、收获的气象等,树在其中只是从属地位,是配角,它配合着主场景,改头换面、千姿百态,似乎随心所欲、信手拈来,可仔细看来,有此树与无此树,或许就有着云泥之别,因为树在这里往往担当着平衡或切分构图的秘密任务,承担着拉长或纵深视觉的重要使命,承担着层叠中景、远景与近景的过渡。这树已不仅仅是树,而相当于建筑中的榫头、乐曲中的和声。
  以油画《荒寒时节》为例。如题如示,画家本可以把全部的笔触都落在雪景、草垛以及被雪所覆盖的荒野上,那也是比较典型的北方景致,也完全符合枯寒之意。可濮存周偏偏在这里另外处理上了“树”,还是一大丛,有立有斜,有粗有细,且枝杈全是顶天出边的直线条。这其实是相当冒险的。可微妙的审美就在这个冒险的构图中产生了,整个画面不再是那种主观截取式的恬淡雅景,反而显出几分凌乱不拘的野趣,像是一道来自远处的随意一瞥,恰好对这个被世人所放弃了角落的重新发现。这个角落不齐整,不空旷,不唯美,却散发出这个时节所独有的荒凉以及荒凉中的韵律。
  词语三:光线。大部分人读一幅画,第一感受常常会是气氛、情绪这些微妙的、难以精确言传的东西,随后,人在画前,退后一步,会注意到动与静、密与疏、节奏感、构图、留白这些审美意趣上的搭配,如果有专业眼光,大概才会更细地考量到用笔、用色、线条等基础性的细节。我是十足的外行,喜欢某一幅画,常常即是凭所谓“第一印象”——毫无道理但非常固执的所谓感觉。濮存周画作,给我****触动的总是在第一眼的那束光线里。
  比如《厚土》,具体入画的只是一个山头,可视觉上,却通过光线的遮蔽分割成巨大的幽暗阴影,这阴影超过整幅画面一半以上,黑黝黝的,这种高密度的、带有颗粒感的细腻,反比亮白处的山头更引人注目。而正是这对比强烈的大胆安排,在潜台词上造就了另一座不在画面之中的大山,虽则无形无相,却更厚、更具力量的山:至厚无形。这就是光线所带来的巨大延展性。
  再比如《暖阳》,标题暗示着太阳的俯照,但这种俯照并非来自真正的光源,而是顺着读画者的视线投射进去的,“哗”地一下子铺满了整幅画面。光线在这里得到了抽象又具象的丰富阐述。北方阳光所独有的跳跃、透明、缭乱与刺眼,在树木、屋顶、山坳和黑白奶牛身上完成了它们的全部属性。尤其是那只奶牛,甚至给人一种被阳光晒得发傻了的幸福感。
  同样的光线之魅在他的版画作品中运用得更是精当,如《小巷深深》《银晖洒满院》《张洼村的十月》等,光线,或成为焦点,或成为气氛,或成为背景,均能从不同角度调动和唤起观者的****呼应。在美术界倍受好评的《银晖洒满院》正是其中的代表之作,以版画的硬笔触来呈现光线的软意境,是濮存周所提供的重要贡献。月色像牛奶做成的柔纱,笼罩着这个古旧的院落,牲口、老汉、狗、石辗、草垛,统统都像被月色催眠了似的,一动不动,与白亮的大地融为整体,融进整个山坳,沉入千古幻境。

  (鲁敏:江苏省作协副主席 南京作协副主席 鲁迅文学奖得主)

————————————————————

物象我裁
——读濮存周的风景油画

李林

  唐代诗人孟郊诗云:“天地入胸臆,吁嗟生风雷。文章得其微,物象由我裁。”从中可见盛世文化的自信气魄。
  我们看濮存周的风景油画,就可从中看见“物象”和“心象”的完美结合、“自然之美”与“情感之韵”的完美结合。他以心观物,其作品是对自然的自我诠释,是对美景的重构,在有限的时空画面,将自然风情转化为一种诗意的梦境,充分体现了“物象由我裁”的自信和从容。
  濮存周是江苏美术界的标杆性人物,他的作品不但连续二十余届频频入选全国版画展、全国美展,更是在中国艺术节上豪取“三连冠”,在美术界具有很高的声誉。他在油画创作、特别是风景写生上有很高的造诣,始终力图在超越时尚和超越自身的强烈愿望中完善自我,以对造型和色彩表现的执着探索,诠释着对绘画艺术的热爱、对美的理解。
  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生活,就是艺术创作的素材之源、灵感之源。濮存周爱大自然、爱艺术,只要得闲,他定要背起画板, 到大自然中去写生,之后总是带着黝黑的皮肤、带着几幅得意作品归来。他认为,艺术本身,是没有疆界的,不能被细化的专业壁垒所限制,也正是在大自然之中,在那种极其放松的状态下,看似漫无目的地信手涂绘,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也更容易看到艺术家的内里与本心。
  濮存周具有非常杰出的才华,具有很强的观察能力和创作能力。他的作品“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品格很高。经过他的取舍和构思,其作品结构之自然,精神之飞动,实属少见。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既可窥得“沃田桑景晚,平野菜花春”的满目花黄,又可感受“嫩绿枝头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的怦然心动;既可看到江南烟瘴山峦中青砖小瓦马头墙的山中人家,有可吸入云烟疏雨的水乡泽国中氤氳的淡淡水气;既可看见“树绕村庄、水满坡塘”的江南水乡的青春与怅恫,又可感受黄天厚土、沟壑纵横的陕北平原的厚重与淳朴……他捕捉到的每一点美、每一个穿越时空的意境,无不准确又含蓄地表达出一幅幅或闲散宁静、或清雅飘逸、或雄浑朴实的抒情气氛和牧歌图画。
  濮存周作品的绘画语言很有情调,情绪健康向上,用笔老辣潇洒。其作品没有程式化,没有造作的痕迹,富有创造性,充满灵气,毫无雕琢的痕迹,布局丰润而不“满”,色彩清丽而不“轻”,丰富多样又统一,形象简洁而不失直取生活的生动形态,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显示了他独到的捕捉美的能力和高超的修养。
  濮存周温和敦厚、才气纵横。他笔下的一丘一壑、一草一花,皆使“望者息心,览者动色”,透着深深的“文艺范儿”,令人折服。
  心像天然,物象我裁,清风自来。中国人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濮存周的艺术实践,在启迪着观众的艺术感知力之外,也消减了一份都市生活的燥热。

李林
2017年4月

————————————————————

————————————————————

[ 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