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书画 > 书画快讯

【 2015年5月23日 】  关闭本窗口


展  讯

城市律动——杜海军油画作品展

主办单位:宜兴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协办单位:宜兴市美术家协会
承办单位:吴冠中艺术馆

开幕时间:2015年5月22日下午15:00
展览时间:2015年5月22日—6月4日    展览地点:吴冠中艺术馆

——————————————————————————————

 

杜海军

  1978年生于江苏宜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获奖
  2014年《大玻璃》获法国国际沙龙展金奖,同时获法国沙龙特邀评审团评出的绘画类金奖(法国声浮宫);
  2014年《看不见的城市》获第十二届全国美展提名奖(中国美术馆);
  2013年《城市轮廓》获第七届上海美术大展白玉兰奖(中华艺术宫);
  2012年《窗前》获首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油画精品展精品佳作奖(广州美林美术馆);
  2011年《幸福阳光》获第二届“挖掘·发现——中国油画新人展”优秀奖(北京中国油画院);
  2011年《城市乐章》获“艺术家眼中的当代中国——中国油画艺术展”优秀奖(关山月美术馆);
  201O年《城市表情》获上海世博会中国美术作品展优秀奖(无锡博物院);
  2009年《都市印象》获第十一届全国美展优秀奖(中国美术馆);
  2009年《都市印象》获第五届上海美术大展白玉兰美术大奖(上海美术馆);
  2009年《windows》获上海青年美展二等奖(刘海粟美术馆);
  2008年《N个窗》获全国第三届青年美展优秀奖(中国美术馆)。
  个展
  2014年举办“城市颤音——杜海军个展”(今日美术馆);
  2013年举办“谁能看见城市——杜海军个人画展”(上海M艺术空间);
  2013年中国油画学会举办“殊途同归——杜海军杜春辉作品联展”(北京雍和艺术馆)。
  参展
  2014年参加“思想的断面——未完成作品展”(北京5艺术中心);
  2014年参加“艺术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北京农展馆);
  2014年参加“探寻的脚步——展洲国际当代艺术展”(济南美术馆);
  2014年参加“可见之诗——中国油画风景展”(全国巡展);
  2013年《矩形人生》参加“绘画的品格:2013中国油画展”(大都美术馆);
  2013年参加“中坚——70年代油画联展”(今日美术馆);
  2012年《时光列车》参加中国油画学会“中国青年油画作品展”(中国美术馆);
  2012年参加“艺术经典——中国国家画院美术作品展”(中国国家画院);
  2012年参加中日韩“韩国丽水世博会美术作品展”(韩国);
  2011年《城市家园》入选“艺术凤凰油画展”(中国美术馆);
  2011年《咖啡色的回忆》参加“中国国家画院三十周年庆画展”(中国国家画);
  2010年参加“上海世博会中国美术作品邀请展”(上海展览中心);
  2010年参加“新中国60年纪念展”(韩国全北道立美术馆);
  2010年《城市生活》参加第二届全国小幅油画展(中国美术馆);
  2009年参加“中国当代美术精品世界行”赴法展(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
  机构收藏
  多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今日美术馆、辽宁美术馆、中华儿女美术馆、中国油画学会、美林美术馆、韩国领事馆等收藏。

 ——————————————————————————————

  5月16日在吴冠中艺术馆开幕的“城市律动——杜海军油画作品展”,受到我市美术界的特别关注。展览由市文联、市美协和吴冠中艺术馆联合举办。
  杜海军1978年生于江苏宜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现定居上海。2008年以来,杜海军在全国各类美展中10次荣获大奖,并在2014年获法国国际沙龙展金奖、法国沙龙特邀评审团绘画类金奖,以一个年轻艺术家的出色才华和不凡成就,在当代艺坛声名鹊起,绽放光彩。
  杜海军以独到的视角,充满形式感的艺术语言,描绘都市景观。他的作品以观念性和社会性,反映现代社会人们的生存状态,表达他对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人与自然和社会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他的绘画尤如都市交响曲,一个个窗口是音符,画面是凝固的,声音飘过观众的心田。
  这是杜海军首次在家乡宜兴举办画展,展出的30余幅作品,带给人们独特的艺术感受。

杜海军在开幕式上

杜海军向吴冠中艺术馆赠送作品

向杜海军颁发吴冠中艺术馆收藏证书和特聘证书

展况

《看不见的城市》 180×220cm  2014年

《城市·家园》 180×135cm  2012年

《城市轮廓》 200×160cm  2013年

《雨果故居》 90×60cm  2015年

《巴黎的早晨》 100×80cm  2015年

杜海军作品

杜海军与家人亲友在展会上合影

——————————————————————————————

…… 画家自述 ……

杜海军

  当今中国的一切文化热点,都是围绕着城市化的建设以及城市生活而展开的,渐渐地这种都市文化建设也转移了我们的审美视线。在当代艺术的理论中,“都市”论题也意味着我们要适应这一社会文化转型的过程。作为生活在都市的艺术家来讲,我们的各种生活状态也扎进了我们的意识中,成为我们对自己生命成长的一种记忆。
  克罗齐曾说过:“艺术作品的基本个性不在于它本身特别的物理特征,而在于能给敏感的观察者以直观体验”。艺术家如何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表达自己的情感,似乎也成为了艺术界共同的话题之一。
  每天穿越于城市之中,一栋栋建筑,一排排窗户占据了我视线的全部,这迫使我很理性的把这一切都转换成画面的形式,把情感变成了肌理和笔触等符号性的东西。这是一种对情感最直接的表达,是心与境的交相融合。通过这一系列色块的构成赋予了我对城市新的理解。
  艺术来源于生活,只有把自己的感觉与社会融为一体,在超然无为的境界中“感觉”,才能发挥其****的潜力和创造性。在我创作的都市印象系列作品中,希望通过对某个建筑的微观表现来表达和探索社会、自然与人之间的某种关系。社会的变革、思想形态和个人经验正在不断地影响我们的观察和思考方式,因此艺术需要改变原有的架构,重新找回它所存在的价值,艺术的改造也随着社会与文化的转型而变化,既以一种新的文化去改变原来的视觉观念。正是对工业化文明的某种思索,让我有了描绘都市印象的冲动。
  在我所创作的都市系列作品中。所描述的对象在上海都属于非常普通的建筑,我并没有去寻找那些城市标志性的建筑和特定的历史建筑。我想表达的是整个社会中建筑的某些共性。正是这种共性的特征让我脑海中常常不断涌现出那种历史与现代,真实与模糊之间的迷茫体验。透过那一扇扇窗户,让我们窥视到了社会生活状态下普通人的生活。这些正是我们对城市记忆的一些碎片,也是对工业化社会生存环境的体验。
  对生命的感受力,认识生存状态下精神的自我表达,这正是当代艺术中的一种特性。同时也是当代艺术中特有的人与社会最深层次的互动。

——————————————————————————————

…… 艺界评论 ……

城市颤音——读杜海军的绘画

王春辰

  杜海军画了自己特点的城市绘画,由此读去让我们想到诸多联想。

  印象剧场

  看杜海军的画,很容易联想到现代主义艺术的开端,那些印象派画家们的惯常题材与表现。我们知道,印象派是从城市印象开始的。没有城市化的城市,便没有现代主义艺术,这是因为城市化彻底颠覆与改变了传统的市井生活,或面对城市化的建筑产生了新的空间关系,使得艺术家、画家们的感知变了,心性变了,也因此增加很多的新体会、新知识。所以,他们才大胆地去改变画法,实验新的画法,不怕使用没有见过的画法。
  可以说,城市印象作用于人的视觉后,造成了那一代人的觉悟,所以他们要做属于他们的新东西,也不其然地开启了艺术的现代性历史。
  中国当代有强烈的现代感,也同样是从城市开始。城市意味着诸多的现代性矛盾:单一、拥挤、忙碌、重复。长期生活在城市里,渐渐地适应着这些城市特征,但也有一批不适应者和回应者。杜海军就是这样的回应者,他成
长于中国最快速城市化的时段内,彻底感知了中国的城市速度,也深深地发现这是一场全然不同的生活结构聚变。
  是因为这样,杜海军选取了他感受到的城市,让他的绘画心源来自这样的城市印象。

  达达想象

  现代主义有其发展,达达功不可没,少了达达的先锋和异见,就没有艺术的另类现代化,甚至可以说,真正的现代艺术是达达一脉开启的。达达的主旨是怀疑现代性,是强调人在现代社会中的存在和可能意义。可以这样认为,在今天,达达不再是一种标签,而是一种观察方法,也是一种认识态度:敢于翻转习俗做法、惯常行为,而针对各个世界的细节发出疑问和批判。
  杜海军的城市绘画,虽然是静态观看城市,但看到了城市的种种想象,他是把绘画作为解剖城市秘密的武器来用的。这一个个方格子式的城市建筑群,无不述说着城市的故事和空间的紧迫。它们绝不是简单的建筑罗列,而是我们的一切被挤压后的结果。这里面包蕴着各种可以解读中国社会存在与现状的密码,其华章异彩的背后是千千万家庭与个体的现实故事,绝不简单。
  面对现代性的节律和速度,必须有达达般的敏感和透彻,杜海军温和,但放弃了固定模式化的工作,漂寄在上海,从头到尾领略了城市的意味。这让他有了十分的近距离,去看、去读、去遭遇何为城市生存。他观察到了城市里最具特征和象征的,就是一扇扇像眼睛一样的窗户。他像侦探一样,想象着、推理着,甚至不乏窥视着这些窗内的人和景,简笔一构,即具足场景和故事,足令人们观视和演绎。这就是青年画家杜海军这些年通过城市的空气去想象的事情,也因此他一步步发现着何谓城市、何谓生活在城市。
  城市是可以唱的,看你唱出什么曲、哼什么调。每个人都可以发出自己连绵不绝的声音,抖动着,时而畅快,时而阻塞,甚至悲咽。杜海军用绘画来小心翼翼地捕捉这些音符,它们不是大声喧哗的,但都有低低的颤音,欲说还休。城市是一曲永远唱不完的歌,天天在变调。绘画也许停住了一些镜头,凝固地那里,仿佛是声音弥漫开来,飘过你的心田。

  异象生活

  有了杜海军的这些画,我们才好俯首好好思考一下城市。它是人类文明的载体,由古及今,绵绵不绝,发展到近代,成为现代性的象征,成为全球化的标志。凡有城市的地方,都寄寓着无数的美好和想象;进入现代社会以来,城市完全变成了一种异化的生活,它不再是和乡村文化无缝融洽的空间,传统中,城与乡村没有区隔、没有分别,城不意味着文化与文明的聚集地,也不意味着城的地位崇高性,相反,乡村倒是田园的乌托邦生活,是融洽于土地的自然而为的生活。在中国,诗书画印都发生在这种乡村的环境里,科举功名都在这里发生,城市并不是身首异处的地方。
  唯独现代化的工业革命以来,城市不再与乡土维系血脉,而成了吞吐一切社会资源的人造空间灵异,尤其是全球化以来的今天,不看世界,只看看中国的大大小小的城市就知道城市已经是什么样的怪物了。城市是充满悖论的地方,所有的美好生活都向往着城市,城市成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轴心和中心,掌控周遭的一切。一方面,它承载了现代化的文明和所有进步,另一方面,由于速度、由于体量、由于天生具有的吸纳能力,将社会的形态、社会产生以来的种种生活格局全部颠覆,我们看一下中国,就深深地经历了、体验了这一切。高楼是有了,车辆是多了,讯息便捷了,但又深陷在嘈杂、忙碌、疲倦、混乱之中。也因为如此,才兴起另外的生活向往:旅游、郊游、乡居、游玩,甚至文化艺术的出现和需要,也是为了打破这些烦躁而有的。
  杜海军从苏南来到杭州都市求学,体验了城市的苦乐;毕业后再从小城来到大都市上海,更加品味了城市的奇异与迷离,也深为这种幻象不知所措。杜海军用画布折射了他的不知所措,他戏剧化地提取了城市的性格方程式:单一建筑与单一的窗口。这是传递城市想象与幻觉的透镜,也是怀疑过度城市化的指向。这是表达者的悖论:不得不寄寓在城市来表达城市,不得不在表达中质疑城市。
  艺术进入到现代化之后,也同样变得城市化起来:举凡城市题材、关于城市的思考、城市中的人等等,都成了艺术的优先选项。各种艺术流派相继兴起于城市,城市也变成一种思考模式,似乎没有了城市,就没有了人的一切存在——人人都向往城市,但又迷离在城市的流动中,甚至为之抛弃。读杜海军的城市绘画,仿佛看到了那些孤岛中的人们,这里有无尽的怅惘。在杜海军的笔下,他们都成了一个未知数。
  还好,还有机会。这就是我们如何生活在城市的事实,无论什么心情,我们都是在城市里生存着,从这个角度,杜海军的绘画就是一种视觉提示了。随着它,我们的听和视都融在了一起。

——————————————————————————————

城市——人与物的争夺战

彭 锋

  杜海军以城市楼房为题材创作油画,这与他在北京和上海这样的大都市生活的经历有关,也与中国正在发生的城市化运动有关。表面上看来,海军的作品是对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再现,但实际上作品更多的是在表达他对当前中国人的生存状态的思考。与一般的写实绘画不同,海军的作品充满的观念性和社会性,同时还具有很强的心理暗示性。对海军作品的解读,需要有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角度,而不能只限于美学和艺术学的角度。
  海军的某些画面给楼房留出了天空,尽管大面积的楼房具有很强的压迫感,但残余的一抹天空仍然能给人以喘息。在另一些画面中,连给人喘息的那一抹天空也被大楼驱逐,画面完全为楼房所占据。大楼独占一切,可以说是中国社会的真实写照。然而,就像海军的画面给人的印象那样,那些铺天盖地的大楼貌似强大,其实脆弱。先不说中国建筑有不少豆腐渣工程,就是压倒一切的地产经济如今也成了一块心病。一方面人们期待它能够继续膨胀,维持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另一方面又期待它尽早破灭,让放大的幸福安全着陆。为了表达大楼的压迫感和脆弱性,海军通常只描绘楼房的一个侧面,由此强化了这种视觉效果:这些看似压倒一切的楼房,其实并不那么敦实,随时都有可能侧翻或者坍塌。
  海军的这种画面处理,揭示了中国当前社会的现状和危机。这种危机不仅来自建筑和经济的安全性,而且来自社会的单面性。表面上看,现代工业给了人类更大的自由,但是人类在获得这些自由的同时也被技术所规定和塑造,成为只有物质生活没有精神向度,只有单一现实没有多种可能的单面人。对于人类成为单面人的趋向,哲学家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有过明确的论述和警示。人类的解放事业,不是无产阶级的解放,而是单面人的解放。海军的绘画,没有直接针对单面人,而是针对单面社会。在现代建筑的丛林中,人的生存方式已经被严格规定,余下的可供选择的可能性所剩无几。
  海军的作品触及到敏感的社会问题,但他并没有像某些当代艺术家那样,采取简单的解决方式,而是让人们直面事物本身。在海军的某些作品中,突显了生活在楼房中的人们的某些痕迹。我们既可以将这些痕迹视为多样性的人生对单一性的建筑的抵抗,也可以将它们视为单一性的建筑对多样性的人生的囚禁。作为艺术家的海军自己并没有表态。但是,从他的作品的演变轨迹中可以看出,日益增强的建筑和日渐模糊的生活痕迹,表明在人与物相互争夺的战争中,人不可避免地处于劣势。在海军的作品中,我们看不到拯救。莫非人类真的面临一个哈姆雷特式的生死抉择,或者卡夫卡式的生存悖论?

——————————————————————————————

时代的轮廓

易 英

  杜海军画的是都市景观。他的画充满形式感,但他的形式不是现代主义的形式之美,而是后现代主义的观念表达。虽然他使用的油画媒材,但他没有按传统的油画语言来画,建筑物平等于画面,窗户似乎是无趣地整齐排列,视线被压缩,空间被堵塞,这正是我们生存环境的写照。传统的形式美来自于自然的经验,现在这种经验正在人为地消失。每一个局部都画得很油画,整体上却不是传统油画的构成关系。这种矛盾犹如我们今天生活的寓言。杜海军的作品虽然是绘画,但更倾向于观念,当代社会的视觉经验仍然可以提供新鲜的形式感,不过这种形式不是现代主义的规则。

——————————————————————————————

印象扫描与现代构成

徐俊国

  杜海军用平实而冷静的笔触,沉着而智慧地描画出一种让人耳目一新的艺术图景,闪现出摒弃了噱头、标新立异之后的朴素之光。在惯性制作、盲目追随的油画现场中,他以油画语言的纯度和内容的深度赢得了应有的艺术尊严。
  作为时间和空间的在场者,杜海军把普通人的视角和艺术家的敏锐合二为一,他着迷于对都市楼群风景的聚焦、放大、简化和重新构建,把被理性分割的水泥建筑凸显给人看,通过对无数个窗口的“印象扫描”与“现代构成”,实现着关于现代化进程中人的世俗生活和心灵状态的双重隐喻。在杜海军构建的艺术世界里,一扇扇内化为符号和意象的窗户,更新了我们窥视欲望社会背景之下纷繁复杂的人象、物象和世象的另类视觉经验,同时也提供了对其及进行解读、诠释、思索的无限可能。
  杜海军新鲜而独特的艺术发现,简约而深刻的表达方式,尤其是清醒而执着的创作状态,在当下浮躁和急功近利的艺术语境中显得尤为可贵。

——————————————————————————————

[ 周 ]